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8万辆,销售1.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5%和30.3%。虽然二月产销稍有回暖,但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为2.52万辆和2.4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3.5%和30.5%。
尽管一直以来,中国车市就有开年低迷的惯例,中汽协也多次强调不要过度解读开年数据。不过,在今年新能源汽车退坡力度加大,车辆价格上涨的敏感时期,销量的下滑格外引人注目。那么,业界开年产销趋缓是否会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
政策空窗致产销低迷
从部分车企公布的数据上看,新能源汽车在2月份仍出现了大幅下滑的现象。北汽新能源销量同比下滑为35.93%,江淮汽车下滑幅度更是高达89.42%,但这些数据显然不能代表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
伴随着补贴退坡和补贴政策,地方补贴不能高于中央的50%的规定,单纯从价格上判断,今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最高降幅4万多元。加之地方补贴政策的滞后性,目前,大多示范城市仍没有明确今年的地方政策,只有北京等少数几个城市公布了地方政策,即使是北京,也是2月底才公布第一批企业目录。在地方补贴明确前,很多地方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处于观望状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车企都处于停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1~2月,能够达到2.5万辆的产销量相当不易。
“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下降是政策空窗期所致。”中汽协认为,2月趋缓并不能代表新能源汽车2017年的发展,随着各地新补贴政策的陆续出台,相关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会回到正常轨道上。
今年车辆价格或有所降低
早在年初,中汽协副秘书长许艳华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尽管补贴退坡幅度较大,但是我国在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方面的降本能力却有所提升,加之企业为了自身发展,也会消化一部分价格,在此基础上,今年新能源汽车的终端售价不会有大幅上涨。
尽管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观望状态,但已经公布的几款新车型的售价已经初现端倪。北汽新能源推出价格亲民的国民车EC180,终端售价仅需4.98万~5.58万元,其中,车企自身为车辆提供的卫蓝基金大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即使升级后的EX260,续驶里程达到250公里,其终端价格相较过去200公里续驶里程的车辆也并未有大幅上涨。
比亚迪在2月底正式上市的唐100和秦100在性能提升的同时,终端售价也没有大幅上涨。由于车企消化了部分价格,才让新能源汽车在补贴退坡后其终端售价保持在消费者可接受的区间。有了这几款车型的前车之鉴,相信今年各车企在推出新车型时都会考虑终端售价。
从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及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了解的情况显示,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终端售价在补贴退坡后不致大幅上涨,今年,以车企为主体展开了普遍性的降本,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压低动力电池的采购价格,要求电池企业降价。由于正负极等原材料上涨等因素,电池企业感受到了不小的降本带来的压力,不过,随着技术的提升和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降低,有实力的电池企业也具有了一定的降低电池成本的能力,但对于一些技术能力不强,只靠一两款车型采购维持的小企业而言,的确有生存压力。
开年趋缓或激发市场化活力
尽管大家对今年初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量没有太高的期待,但是高达30%的降幅还是会让人担心,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否就此停滞?从目前发展态势看,完全不必有此担心。随着补贴退坡力度的加大,相关配套扶持政策正在不断推进。工信部部长苗圩公开表示,正在考虑补贴退出后的替代措施,力求用有效的激励、管理措施引导新能源汽车由政策驱动向市场化驱动转变。
许艳华也表示,当前正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向市场化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市场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就是新能源汽车性价比和车辆使用便利性的提升。而随着技术的进步、规模的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已经有了一定降低能力,充电桩的建设也正在增速,促进车辆使用便利性的提升,这些反过来都有可能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
另一方面,尽管年初的销量不尽如人意,但是业界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热情却丝毫不受影响。目前,已经有11家车企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更有国机汽车等经销商集团和众多互联网企业正在积极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这些新进入者一定会给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表示,新活力一定会带来新发展。开年趋缓,或许更能激发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活力。